非磁性光學平臺是一種專門用于在無磁或弱磁環境下進行光學實驗、精密測量等工作的設備,能為相關實驗提供穩定且純凈的磁場環境。
技術原理:
1、非磁性材料應用
304/316不銹鋼:含鎳量8%-12%,通過固溶處理降低磁性,同時保持耐腐蝕性與機械強度。
2、蜂窩芯結構優化
高密度設計:單元尺寸縮小至0.5平方英寸,提升靜態剛度與動態響應。
粘接工藝:頂部蒙皮→蜂窩芯→底部蒙皮兩層粘接,避免仿制品三層結構導致的強度衰減。
3、隔振系統創新
氣浮支腿:利用壓縮空氣形成彈性層,隔振效率達90%以上。
寬帶阻尼:通過鋼與阻尼復合材料結合,衰減多頻段振動,優于傳統調諧阻尼器的離散頻率響應。
非磁性光學平臺的優勢:
無磁性:平臺臺面及支撐整體均不含磁性,常采用不銹鋼等弱磁材質,或大理石、鋁型材等無磁材料,能有效避免磁場對實驗的干擾。
高穩定性:通常采用蜂窩芯夾板結構或井字芯夾板焊接結構,具有高剛度、高阻尼等優點,可減少環境振動對實驗的影響,部分平臺還搭配氣浮隔振器或雙頻阻尼隔振器,進一步提高穩定性。
高精度:表面平整度高,且安裝孔位置精度高,方便用戶安裝各種光學設備。
防溢與易清潔:部分平臺在每個安裝孔下面都有環氧樹脂結合的尼龍杯,防止化學或外來物質溢出到蜂窩芯中,同時臺面經過研磨處理,提供干凈、無眩光的工作表面,易于清潔。